Volume 3,Issue 7
奥尔夫教学法与中国传统音乐教育融合的可行性探索
本论文聚焦奥尔夫教学法与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的融合。通过文献综述剖析二者发展现状与特点,从文化契合、目标互补、方法结合论证融合可行性。奥尔夫教学法的理念与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特色形成互补,在提升音乐素养等方面具协同效应。针对融合需求,提出优化师资培训、开发特色教材、构建科学课程体系等策略,以推动传统音乐教育现代化与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,助力音乐教育高质量发展。
[1]王蓓蓓.在中国传统音乐的欣赏课中运用奥尔夫教学法的探索[J].安徽教育科研,2021,(23):119-120.
[2]罗章菡.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传播——评《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》[J].新闻爱好者,2020,(11):I0001-I0002.
[3]卢晓霞.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在音乐课堂中的应用研究[J].成才之路,2017,0(33):56-56.
[4]赵康延.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[J].黄河之声,2016,(10):17-17.
[5]田梅.奥尔夫教学法在中国传统音乐欣赏课中的运用初探——课例《窗花舞》中奥尔夫教学法的运用[J].安徽教育科研,2021,(20):115-116.
[6]罗鸿敏.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的融合[J].北方音乐,2017,37(8):197-197.
[7]唐玲.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国音乐教育中实施的可行性研究[J].黄河之声,2020,(11):136-137.
[8]吕宝文.奥尔夫教学法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研究——评《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》[J].新闻爱好者,2020,(6):I0009-I0010.
[9]赵秉禹.以文化视角探究将传统文化融入奥尔夫音乐教育[J].艺术家,2020,(12):100-101.
[10]童音.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若干研究及其在大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[J].戏剧之家,2023,(17):73-75.